岑运强:偶像、战友及对手——怀念小悦同学
◎岑运强
从香港回来没几天,与我曾同在北师大工作过的清华附中同学董平告诉我说小悦去世了。这消息有如晴天霹雳!怎么可能?天之骄子,人中之龙的小悦怎么可能在“耳顺之年”就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立刻打电话向石宏敏同窗询问,遗憾地得知:消息确凿!石还给了我“家在清华”的博客网址,要我看看。我打开网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深情的纪念文章渐渐把我拖回那难忘的岁月……
我是1960年由北大附小考入传说将来有希望一条龙进入清华大学的新清华附中的,当时被编入初601班。一年级时,我的父亲(留法学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应邀赴南京大学讲学一年,母亲同往,我不愿意跟着转学,便成为了新附中的一名住校生。那时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之时,人人肚里缺乏油水。哥儿几个天天进行精神会餐,回忆以前吃过的好吃的,越回忆越馋得难受。为了保护正在长身体的同学,学校执行劳逸结合方针,每天只上半天课。于是清华的湖泊、小溪便成为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抓点小鱼、捞点小虾以“补充营养”。虽然我们饿得眼发花,脚发软,但我们一些热爱运动的同学仍然牢记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号召,常常出现在学校的操场、乒乓球室和篮球场上。我和小悦就是在运动场上认识的,因为我们都是吃不饱也要锻炼的人!
小悦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我虽然是进入清华附中后在运动场上认识他的,但这之前,他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我们北大附小的同学有不少住在燕东园,清华园与燕东园只隔着一条马路,我们常常侦察与我们相隔不远的清华园的子弟。记得为了追求刺激,我们两个园的孩子还会用“二踢脚”相互进行“炮轰”。我们燕东园的孩子都知道对面的清华子弟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杰出人物——陈小悦。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天才!我们知道他在海淀区小学运动会上拿了好几个冠军。有一次,我们在燕东园看见外面的马路上一个英俊的穿短裤大个子,肩膀上挎着个书包,身体笔直,大步流星走过,一个同学叫道:“看呀,陈小悦!”另一个坏小子要点“二踢脚”对他进行袭击,被我制止。我说:“哥们,咱们谁都比不过陈小悦,他不但体育了得,听说他的学习更是了得……”的确,后来我发现,他有极高的天赋,不但数理化成绩永远名列前茅,而且语文和外语都是出类拔萃。我从小跑得快,体育还行,但学习成绩一般,因此我十分羡慕陈小悦。我在清华附中认识小悦后,觉得他说话和蔼可亲,没有任何架子。我们曾经同在年级篮球临时代表队,虽然当时没有像样的体育比赛,但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不但是小悦的崇拜者,而且成为了他球场上的战友。我跑得快,打边锋。他个子高,跳得更高,常常担任中锋,有如当今的姚明。当他跳起来,伸展两臂时真具有极大的球场统治力!记得三国曹植有诗云:“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小悦的英姿正是如此!我们配合得很默契,他永远是全队的灵魂组织者。
初中的三年很快地过去了,高中我告别了小悦等战友考入101中学。“三年自然灾害”过去后,各学校开始抓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因为一年一次的区运会和市运会是最能够展现各学校运动训练成绩与综合管理水平的。101中在北京的中学中运动成绩一贯名列前茅,我一去,就被101中著名的体育老师王寿生看中,被安排在跳远队训练。高一和高二,我训练不够刻苦,成绩不算太好,在区运会和市运会上最好只拿了第三名。而清华附中——我原来的母校却在同一期间有着飞跃式的发展。高二时,传统属于101中学的分量最重的男甲冠军被以陈小悦为代表的清华附中夺得,我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也下定决心和我的老战友争个高低。到了高三,我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100米和跳远我都是学校第一,特别是110米中拦,跑出过北京市最好成绩。记得1966年的区运动会,那是“文革”前最后一次区运会,我们又以微弱的比分败给了清华附中。在4×100接力项目上,我们和北京工业学院附中成绩相同而并列第二。根据规定,每区只能派出两个队伍参加市运会,所以,我们和工院附中必须要进行一次决赛。决赛的地点选择在人民大学运动场,在我校接力队中,我跑关键的第四棒。比赛前,王老师给我们买了些巧克力,在他们的鼓励下,那次决赛我们跑得很好,以打破市运会成绩战胜工业学院附中。我们将与小悦为代表的清华附中在市运会上一决雌雄了!
果然,在先农坛举行的“文革”前最后一次市运会,比赛极其激烈,特别是我们101中与上届冠军清华附中的争夺更是达到白热化程度!陈小悦身先士卒,以一米八零的成绩勇夺男甲跳高冠军。我们两校的比分咬得很紧,而我在有希望夺冠的110米中栏起跑失准,只得了第三,好在我校另一位选手超水平发挥,夺得冠军,清华附中选手取得亚军。决定胜负的4×100米接力即将开始,我看见刚参加完比赛的小悦没有退出运动场,他拿着跳鞋找了一个拐弯处坐了下来。当他看见清华附中代表队取得他们那组的第一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快到我们这组了,我走上跑道并跟他招手致意,因为他坐的地方是在我第四棒的接力区附近,这也是我们俩最后一次近距离打招呼。我校的拉拉队所在的看台离我也不远,比赛前我听到拉拉队高声呼叫我们的名字并为我们打气。“砰”的一声枪响,我们这组的比赛开始了,当我快要接棒时,我们学校的拉拉队鸦雀无声,而我接上棒的一刹那,我觉得我的背后“轰”的一声有如巨大的浪潮把我推向前进,我拿出吃奶的劲儿向终点冲去,在撞线的一刹那间我竟然不顾一切地向前下方扑去,一个筋斗滚了下去,只见医生向我跑来,而我立刻爬起来,表示没事,全场在欢呼——我看见小悦仍然在场边焦急地等待最终判定。终于,最后的判决出来了,我们101中接力队取得冠军并再次打破市纪录!这也意味着我们101中取得了市运会男甲冠军。我们跳了起来!这时我看见小悦“啪”的把衣服摔在地上,遗憾地离去。
我和小悦曾是战友,现在又作为对手各为其母校尽力。我深深地知道,这次我们赢了,但不代表小悦输了,他已经尽力了,他在他的项目中创造了无人可比的成绩,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与事业上他永远是强者。后来我们同样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又都以77级的身份考上了各自向往的大学,再以后,听说他成了清华的所长和院长、教授和博导,为我国会计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我也做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所长、教授和博导,但比起小悦我是望尘莫及的。我常常想,为什么老天爷对完美的人总是过早的招去,难道他那里或“天堂人事部”也急需这样的天才吗?天命难违,我只希望我崇拜的偶像,曾经的战友和对手——小悦在前往天堂的途中一路好走,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010年7月24日
注:作者系陈小悦清华附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