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llection collection

追忆文集

赵旋 追思陨落的巨星(摘录)

◎赵旋
 
我的同学陈小悦走了。
 
他走了,老三届又少了一个伙伴,77级又失了一位精英。
 
他走了,清华又缺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中国又丧失了一个为国为民的经济专家。
 
在这怅惘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想起小悦许多往事。
 
小悦“自诩独行藐运数”,他尽管创造了辉煌的人生,但他并不是天才,他的成功来自于努力和勤奋。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样上课游戏放学做作业,一样因为不听话犯错误被爸爸打,一样上山下乡上学做学问,一样生老病死。
 
初中时,他是我们班的好学生,同学有不会的问题都爱找他,他总是认真负责地帮同学解答。他在我们班个子最高,打篮球的时候当中锋。因为前后场的篮板球几乎都能被他摘到,我们投篮时都信心十足。我至今记得一次与601班打篮球,终场哨前我在右边线附近投了一个球,却没有进,眼看我们就要输了,小悦拍马赶到,高高跃起,补篮得分,我们班以1分险胜。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在小本上留言。那时我是不那么追求进步,不怎么努力学习,被称为“小资”、“小修正主义者”的。同学留言多数给我以批评帮助鼓励,激励我立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小悦是最后一个给我留言的:“愿你把同学临别赠言时时记住,真正做到,勿要当耳旁风。”看来他在书写之前,仔细看了其他同学的留言。在清华附中初中的三年,他还不那么出名,他父亲的历史问题对一个初中生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没有给他那么大的压力。也许在小悦的一生中,初中三年是他最无忧无虑轻松快乐的了。
 
“文革”过了开始最轰轰烈烈的阶段后,因为学校停课,多数人就自我放任。好一点的下棋打牌,游山玩水,演出唱歌;差一些的闲游闲逛,无所事事。小悦除了和朋友们一起下围棋外,基本上都在读书。这时期,小悦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康德,中国历史和世界通史等很多有关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方面的著作,而且很多都是原著。他不仅“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大串联”时,小悦走遍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中国各省,这段经历使他真正了解了中国。他通过学习思考,决定不自暴自弃,决定要和命运抗争,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去北大荒,他和每一个普通同学一样,都要得到军训团的批准。在黄土地,他和每个农民知青一样,都靠挣工分吃饭。在无线电厂,他也是挣学徒工的工资,唯一不同的,是他靠着工作勤奋和篮球打得好,得到了领导和工人们的一致好评。上了清华,他和每个同学一样,不同的是他的学习更好体育更好。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大名鼎鼎的博士,从一个聪明的孩子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小悦一路走来,和每个人一样平凡普通。
 
在清华附中老校长万邦儒塑像落成典礼上,我又一次见到了小悦。那次留下的照片是我和小悦的最后一次合影。看着这张照片,回想起近50年前的往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分。逝者已去,存着已矣,所幸者,我们都没有辜负清华名誉。
 
小悦走了,天堂里多了一个优秀的好人。
 
小悦走了,天堂里多了一个善良的使者。
 
小悦走了,天堂里多了一个聪明的朋友。
 
小悦走了,天堂里多了一个先我而去的开路者。
 
愿天堂里没有那么多苦难,
 
愿天堂里没有那么多歧视。
 
愿天堂里善待每一个人,
 
愿天堂里尊重每一个生命。
 
小悦,我们为你祈祷,为你祝福!
 
 
2010年7月
 
注:作者系陈小悦清华附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