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球场旧事——忆小悦
◎陈冲
小悦是全才,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杰出的全才。
我小他两届,平日接触不多,但我与他家颇有些渊源。他父亲陈睴生先生与家父陈士骅,早在1949年8月,就接受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的任务,一起到山西汾河考察水利工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在一个系里工作,并且都是清华民盟盟员,他妹妹陈小林,是我初中同班同学,他弟弟陈小茁,从小就和我们这些大哥一起玩耍。正是由于这些关系,我始终对小悦有着一种似远似近,又疏又密的感觉。由于小悦的出色,早在上小学时,我就知道他的大名,久有仰止之感。到了中学时代,小悦更是出彩,对于他的品行、见识,我们更多地是只闻其名,但对他的体育方面,则让我们这些淘气的男孩多见其实,仰慕不已。
对于小悦的体育,许多同学都知道他是中学时代的跳高名将,成绩斐然。他健壮的体魄,修长的身材,直到他生命的晚期还依然保持着。在他第一次手术后,我在清华南区碰见他,恰逢他打球归来,我甚是惊愕地问他:“你大手术不久还能打球?”他挺着腰杆告诉我:每周他都要玩上几场,身体依旧,还问我玩不玩了?我愧然:早已挂靴歇兵啦。
去年立冬时节,他和立哲约人小聚,曾叫我同来,我因当时有急事,临时叫我太太代我赴约,并带去家父的诗集相送。席间,他与我通了电话,我对他在大病期间,依然做出长涉和俯卧撑等举动表示了担心,提出了静养的建议,他欣然接受,但日后就是不改。据说当时还和阎阳生比试俯卧撑,对此,事后,我给立哲写信,戏说此乃“竖子不可教也”。小悦从不服软,谁人能奈何之?
记得我和小悦在体育方面,有过几次有趣的交往,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那是我初中的时候,与小悦在足球场上碰头,正好我防御小悦,只见他大脚将球一锳,便疾奔向前。足球讲究急停、晃动、折返,如果小悦能稍做出点动作来,依他的速度,绝对奈何不了他,谁知他只知向前,撩开长腿,风驰电掣般随球冲向底线,球没踢着,倒来了个百米冲刺。对于他的速度,我是惊诧不已,那一次,我真正地领略到小悦的速度。
“文革”中,清华部分“臭老九”的孩子,闲散在家,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子弟们还组织个队,到处出去赛球,胜多负少。一次,我和钮开来在清华旧体育馆边的篮球场与别人“斗牛”(分拨比赛),这时小悦和几个人来到场上,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小悦人高马大,自然由钮开来来防他,钮开来身高一米八以上,在我们的队中司职中锋,此人凭着两肩膀和屁股,在场上厮杀,连清华大学的中锋周启博都让他三分。钮开来与小悦PK,钮开来在他身上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只是当时,小悦的球艺不精,抢篮板也不会抢位置,单凭干拔,球一碰板,他“呼”地飞起来,居然从钮开来的头上将球摘走。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羚羊,在场上连蹿带蹦,到了篮下,本可以轻松投篮,他却腾空而起,使足了力气将球投入,由于动作不太规范,手感不佳,得分率大打折扣。不过他的抢篮板和篮下跳投大有NBA球员的气势,让人生畏,这一次,我深深地体验到小悦的超常弹跳力。福建男篮素以“小、快、灵”,高弹力、快速度闻名于国内篮坛,小悦是闽人,想来有这号遗传。对于打球,我早就偃旗息鼓了,如今只能放放风筝,拔拔杠子。可小悦一如既往地坚持打球、锻炼,只可惜,我再没有看到过他的球艺,相信,已经非常成熟了。
如今,他走了,去一个我们将来都要去的地方,那里可能什么都有。依他的性格,他绝不会消停下来,必会驰骋球场,疾奔飞腾,所向披靡。
2010年4月8日
注:作者系陈小悦清华附小、清华附中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