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焕新:陈小悦还在我们中间
◎朱焕新
陈小茁给我发电子邮件,征集对陈小悦和高老师的回忆。几乎不用想,陈小悦给我最生动的回忆就是每天上午到第三节课的时候,我们俩就会用大头针在课桌上做一个日晷,看着指针,计算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开饭。
小悦读书刻苦,但是并非死读书。当小悦父亲在家里给他留下物理实验题的时候,他曾带我到他家里去看过,那时我才知道他在家里下了多大的工夫。到了高三,他开始自学英文,不声不响,等到了能够读简易读物的程度,我们就悄悄在上课时(这是我们的地利,坐最后一排)讨论从哪本书下手合适。每天放了学,我们就会分赴田径队和体操队训练,尽情舒展。
小悦为人诚恳,他和一些老634班及田径队的同学感情很好,丁爱迪描写的就是那时候的感情,我们旁边的人都能感觉得到。小悦的特色是自强不息,没有宣言,不发噪音,很多事情都是安静地开始,顽强地坚持,很久以后人们才知道他付出过的努力。
小悦做事真的很努力。陆璇在回忆里写到,他能够缜密思考,先人一步看到方向,果敢行动,哪怕来个大转行也不怕,这就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小悦。其实仔细想想,小悦和同班同学马云香前后脚进到清华大学,一个从陕北土窑回来,一个是海军炊事班班长,这以后的哪一步不是付出了刻苦的努力呢?
我们和小悦一起生活了四年,接触的多是教室里面的他,而张美怡、石宏敏等人则是从小相处,在她们的文章中小悦那种内热外温、律己上进的精神描写得更加细腻。小悦这种自小具备的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加明显,回忆文章中的描写都很生动真实。在众多的回忆文章中,多数都提到他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性格特点。他乐观、不张扬,始终保持着淡定的笑容。但是内里存在的坚韧不拔却是越练越强,有终身的成就为证。
今天同学们还时常回顾与小悦相处的日子,时常想想小悦会怎样想或怎样做,时常感悟到小悦对我们的榜样作用,让我们更加感到小悦还在我们中间。
2010年7月9日
注:作者系陈小悦清华附中同学。